Echo

04 五月, 2015

學會4招,從此不怕用英文報告

一般 — 作者 echocatty @ 05:52

學會4招,從此不怕用英文報告

上台做英文報告,是許多企業面對國際市場首先碰到的難題,台灣安吉斯媒體集團執行長楊淑鈴也曾為此苦惱不已。但現在她每季都要做季度報告與主題分享,強迫自己全面「用英文思考」正是她的必勝關鍵。

本文出自Cheers雜誌《打造市場腦》,更多內容>>

對 在廣告業工作30年的台灣安吉斯媒體集團執行長楊淑鈴來說,上台用英文簡報,是工作中比重極高的一部份。早期,她幾乎是每週、每月都要對外商廣告主說明企 劃案或比稿,一年至少30場。現在身為經營人,一年更要參與多場集團中的跨國會議,以及一年一度的全球大會,向其他地區的100多位主管分析台灣的業務發 展計劃。

只要聽過楊淑鈴簡報,一定對她清晰的口條、明確的架構印象深刻。但令人驚訝的是,台灣大學心理學系畢業的楊淑鈴,一口流利英文其實全靠自學而來,是她從不斷挫敗與練習中得出的累積。

講綱列點條列,勿忘提出「觀點」

每一次要做英文報告,楊淑鈴一定會做足準備,「絕不匆忙上台,報告前一晚,更要提早休息,才能養足精神,保持思緒清晰。」上台前,執行力強的楊淑鈴自有一套準備工夫。

首先,她會針對主題搜集充足的資料,包括銷售數字、真實成功案例等,來佐證論述。不過,資料再多,講綱架構絕不能複雜,愈簡單愈好。

根據她的經驗,「外國人喜歡直線思考,架構複雜,較難贏得讚賞。」因此,在撰寫講綱時,最好列點條列,把輔助資料用附件連結的方式呈現,這樣聽眾比較容易進入講者的思路。

她舉例,一次成功的重大提案,是為紐西蘭奶粉公司規畫在台灣的宣傳計劃。由於深知外籍客戶的思考邏輯,楊淑鈴刻意簡化架構,並隨時掌控客戶的表情與眼神,「當下覺得客戶對哪個部份特別有興趣,就趁勝追擊,多做加強說明,」之後果然如願搶下大單。

第二,準備資料時要不斷自我思考“What’s the point? ”(觀點是什麼)。楊淑鈴一直記得,她第一次上台以英文簡報時,好不容易結束,正準備鬆一口氣,沒想到外國客戶直接問她:“So?”讓她冷汗直流。當下她 深刻體會到,報告中不能只給事實與數字,也要提出觀點看法、前因後果、因應之道,最重要的是,最後一定要再強調一次結論。

從此之後,她針對“So?”這類問題,一定有所準備。針對不同客戶,不同聽眾的性質,事先模擬Q&A,不僅先想好所有答案,而且答案要呼應報告內容,才能讓聽眾覺得整場報告首尾連貫,增加對自己的信任感。

特別設計開場,數字一定要念熟

第 三,特別花心思設計opening(開場)。楊淑鈴認為,這是抓住全場目光的重要關鍵,若沒有好的開場,很容易讓聽眾一開始就無法集中注意力。她通常會用 與報告內容相關的國際時事開場,以快速吸引聽眾目光。「也可用客戶說過的話開場,套入到主題中,讓客戶覺得備受重視。」或是提綱挈領,先說明報告規則、方 向,但切記開場要精簡有力,才會有效。

第四,實地演練。楊淑鈴一定會事先把所有內容講過一遍,而且要講給別人聽,才能確認對方真的聽得懂。

演 練時,楊淑鈴也必定會把所有提到的數字都念過一遍。她發現母語非英文的人,碰到數字時經常念不好,甚至念錯。這時最好把數字消化後,再用最能傳遞意義的方 式念。例如,假設要說明去年台灣對新興市場的出口貿易金額一共達到84,089,154,987美元,並不需要逐字全念,只要說“around(or about) 84 billion”即可,聽眾反而更容易建立對這個規模的概念。

口語與書面報告,都要point by point

楊淑鈴的英文報告力如何苦練而出?她經過幾個階段的自我訓練,從英文書信、英文溝通,再到用英文思考。

大學時期讀的都是原文教科書,楊淑鈴自認對閱讀英文最得心應手,但聽、說、寫等面向還有不足。於是在1990年代,正值許多外商進入台灣之際,楊淑鈴為了增加練習英文的機會,進入麥肯廣告工作,沒想到,一進門就受到震撼教育。

那 時她是廣告企劃,主要負責嬌生(Johnson & Johnson)等外國客戶,每週都要開英文會議,整理英文報告,「但我一句話都寫不出來。」後來她只好先用中文寫,再請英文程度好的先生幫她翻譯。幾次 後,先生受不了,跟她說:「這是妳的工作,應該自己解決,如果真的覺得做不來,就換別的工作吧。」

基於責任,也不願認輸,楊淑鈴只好硬著頭皮自己寫,不懂就問主管,天天英文字典在側,一字一句慢慢推敲。但每週交英文會議報告給主管時,仍然被改得滿江紅,變成工作上最大的痛苦。

她卻沒有因此放棄,既然深知「要成長就要面對錯誤」,楊淑鈴不斷反覆練習主管幫她挑出的錯誤,仿效主管所寫的內容,認真查字典、背單字,3個月後,主管才漸漸認可她所寫的英文報告。

這段過程中,她發現英文無論在說與寫上,都很重視point(觀點),口語與書面報告都要point by point(一個觀點接一個觀點),開頭無需長篇大論鋪陳,可直言結論,後面再分析前因後果,這跟中文的思考邏輯完全相反。

不只「寫」,連思考都要換成英文邏輯

從會寫英文書面報告開始,接下來,楊淑鈴每月、甚至每週都要面對不同的外商客戶,包括嬌生、可口可樂(Coca-Cola)、雀巢(NESTEA)、吉列(Gillette)等,做正式比稿、行銷廣告策略企劃等英文報告。

憑著充足的準備,在傳遞報告內容時,她幾乎都能掌控全場,也幫公司搶下大量業績,逐漸在廣告界佔有一席之地。但有一次,她上台做完報告後,一位英國客戶當場有不同見解,她卻無法用英文做更深入的溝通,頻頻語塞,急到當場掉下眼淚。

那時她才發現,真正好的英文報告,必須做到徹底用英文思考,才足以應付各種突發狀況。於是她開始強迫自己把用英文思考當成習慣,日常聽說讀寫都盡量用英文表達。

就這樣,從那一刻起,她所有提案都直接用英文寫。過去,楊淑鈴為了怕疏漏,報告都會先用中文寫,再翻成英文,但她發現唯有一開始就用英文寫,才會用英文思考所有內容,臨場也才能從容因應。

現 在自己身為主管,楊淑鈴一樣重視部屬的英文力。過去她帶領部門時,會要求新進員工在3個月內,針對負責產業做一場正式的英文報告,一方面訓練部屬熟悉產 業,另一方面,就是要強迫部屬練習英文。而如今即使工作再忙,楊淑鈴仍不間斷學習,盡力維持每週一次的英文對話課。她利用上班前的空檔,由外籍教師選幾篇 熱門的外電報導一起討論,一方面練習對話,一方面也能增長見聞,這些外電經常成為楊淑鈴上台報告的開場白。

學好英文的不二法則就是練習,楊淑鈴靠著不斷征戰,克服自己的英文報告瓶頸,更讓這項能力成為她管理與溝通的利器。

 

 

 


迴響


發表迴響

發表迴響
 authimage

Powered by LifeTyp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