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課 孟子選――五十步笑百步 孟 子
一、寫作背景
遊說諸侯,宣傳「行王道、施仁政」的政治主張,是孟子的理想。梁惠王三十一年,魏國因接連戰敗而遷都大梁,於是梁惠王廣招賢士,孟子此時前往魏國。梁惠王自以為盡心國政,但依然不能吸引鄰國人民歸附,深感疑惑,而向孟子請益。孟子不直接回答,卻巧妙運用梁惠王好戰的習性,舉「五十步笑百步」為喻層層深入說明。從「養生喪死無憾,王道之始」到「七十者衣帛食肉,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」的【 先富後教 】、保民而王〔ㄨㄤˋ〕的言論中,可見孟子的仁政藍圖。
二、作者介紹:孟子,名軻,後人尊為【 亞聖 】。
生平
|
1.承續孔子:孟子從學於子思的弟子,精通群經,尤其是詩、書、春秋,以闡揚孔子思想、發揚儒學為職志。一生也和孔子相似:壯年從事教育;中年後懷抱理想遊歷各國,卻得不到重用;晚年回到故鄉從事教育和著述。曾說「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,一樂也。」
2.遊走各國:孟子到魏國兩年後,前去齊國。孟子在齊有五、六年,齊宣王想效法齊桓公和晉文公,圖謀霸業,孟子卻大講「保民而王」。因而被看作迂闊之論。本想在齊國推行政治理想的孟子決定離開,前往宋國;但沒待多久便去了薛,最後回到家鄉鄒國。
|
孟子
一書
|
1.篇名:梁惠王、公孫丑、滕文公、離婁、萬章、告子、盡心,各分上下,共十四篇。篇名取自各篇首章開頭的幾個字(與論語相同),沒有特定的含義。
2.作者:主要由孟子自著,弟子公孫丑、萬章參與整理。
3.體裁:與論語同為【 語錄體 】。
|
孟子思想簡介
|
1.性善論:思想基礎
孟子確認人具有先天的善性,人與生俱來「善性四端」:「惻隱之心,仁之端也;羞惡之心,義之端也;辭讓之心,禮之端也;是非之心,智之端也。」(憐憫同情、羞恥憎惡、謙遜退讓、分辨是非的心,是仁、義、禮、智的發端。)
2.政治思想(仁政王道、民貴君輕。因「不忍人(不忍見人受害)之心」而有「不忍人之心」):
(1)仁政王道:具體步驟是「保民」:人民有土地耕作,並且少徵賦稅,基本生活獲得保障。富民:使老年人衣帛食肉。教民:施以教化,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。
(2)民本思想(民貴君輕):「民為貴,社稷次之,君為輕。」(百姓最為重要,土神、穀神在其次,國君分量最輕)(「民本思想」啟發清初黃宗羲 原君中之思考)
3.義利之辨:「舜與蹠之分,無他,利與善之閒也」(舜和大盜蹠的區別,沒有別的,追求利和善的不同罷了)孟子提醒世人,需重仁義;追求利益,將導致人生墮落。
4.駁斥異端:孟子捍衛儒學,排拒楊朱「為我」、墨子「兼愛」、農家「君民並耕」的主張。
5.理想人格(大丈夫):以仁居心、以禮立身、以義行事,「富貴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,威武不屈服。」(富貴不能動搖他的心意,貧賤不能改變他的節操,威武不能挫折他的志氣)。
|
孟子散文
特色
|
1.善於辯論:孟子善於辯論,辯論技巧靈活多變,有時開門見山,有時欲擒先縱(如:本課)。並善用譬喻,辭彙豐富,氣勢奔放。
2.氣勢雄健奔放:孟子感情豐富,詞鋒犀利;善用排比,氣勢奔放,議論縱橫。
3.善用譬喻:孟子善用具體譬喻說明抽象理論,如「五十步笑百步」喻「和別人同樣表現差,只因程度輕些,卻譏笑別人」(義近臺灣俗語「龜笑鼈無尾」、「七仔笑八仔」)。
4.善用寓言:孟子也善藉形象生動的故事說道理,如:「齊人有一妻一妾」、「一傅眾咻」。
5.以「誇飾」增強說服力道,如:「不免於率獸而食人」、「舜視棄天下猶棄敝屣也」。
6.對話式的論辯文:孟子雖是語錄體,而雄辯鋪張,和論語已有很大的區別,書中某些長篇實與單篇專論無異。在先秦諸子哲理散文的發展,孟子處於從語錄體到專題議論文(如荀子 勸學)的過渡階段(先秦散文分:諸子哲理散文、歷史散文)。
7.孟子一書的文筆,雄辯犀利、氣勢磅礡,對唐、宋、明、清的古文家影響深遠。
|
孟子地位
提昇
|
1.孟子本非經書,漢書 藝文志與隋書 經籍志,皆錄於「子部」「儒家類」。
2.南宋 朱熹將孟子與論語、大學、中庸合為四書。
3.南宋 光宗時,將孟子列為經書,成為十三經之一(最晚列入十三經者)。
|
三、國學常識
(一)十三經沿革
先 秦
|
六 經
|
詩、書、易、禮、樂、春秋。注:六經中的禮是儀禮
|
西 漢
|
五 經
|
詩、書、易、禮、春秋(樂經因秦焚書、項羽火燒秦宮而失傳)
注:五經中的禮也是儀禮
※唐 孔穎達作五經正義,禮經取小戴禮記(用小戴禮記取代儀禮),春秋取左傳(春秋經經文合併於左傳中)
|
南朝 劉宋
|
十 經
(實際上為
十一經)
|
詩、書、易、儀禮、禮記、周禮(後三者合稱「三禮」)
春秋左氏傳、公羊傳、穀梁傳(春秋三傳,春秋經經文均合併於傳中)
論語、孝經合為一經
|
唐 代
|
十二經
|
唐文宗 開成石經:十經中論語、孝經分開,加上爾雅
|
南宋 光宗
淳熙年間
|
十三經
(開成石經十二部加上【 孟子 】)
|
五經中三部:詩、書、易
春秋【 三傳 】:左傳、公羊傳、穀梁傳
【 三禮 】:儀禮、禮記、周禮
論語、孝經、爾雅、孟子
|
(二)十三經簡述:十三經成於南宋 光宗 淳熙年間,最晚納入者為【 孟子 】。
|
內 容
|
補充說明
|
易經
|
初為卜筮之書,後成為哲理之書
|
|
尚書
|
記錄上古政事之史書
|
散文之祖,中國最早的一部史書
|
詩經
|
包括地方歌謠、士大夫歌詠、廟堂樂歌
|
韻文之祖,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,多四言作品
|
周禮
|
記古代官制(理想中官制)
|
合稱【 三禮 】
|
儀禮
|
記古代禮儀(共十七種)
|
禮記
|
古代禮學叢書,儒學匯編,內容豐富博大
|
左傳
|
以魯史為中心,旁及同時代諸國事
|
重記事,以史事釋春秋經
|
公羊傳
|
以解釋春秋經的義例為主
|
釋義例(義例:孔子在春秋中以極簡要的文字,所表示的用意)
|
穀梁傳
|
論語
|
記孔子言行,載孔子之道
|
記言之【 語錄 】體
|
孝經
|
孔子為曾子述孝道之書
|
論孝道
|
爾雅
|
講字義類別的字書
|
第一部字書
|
孟子
|
載孟子之學說
|
議論宏肆,【 語錄 】體
|
(三)文言詞語的老年人
黃髮
|
老年人頭髮由白轉黃
|
二毛
|
鬢髮有黑白兩種顏色
|
鮐背
|
老人背上的斑點如鮐魚背般
|
傴僂
|
老年人彎腰駝背
|
期頤
|
百歲之人
|
耆艾、耆老
|
老年人
|
耄耋
|
音ㄇㄠˋ ㄉㄧㄝˊ,指年紀很大的人。耄,約八、九十歲。耋,為七十歲
|
四、課文深究:全文圍繞「民不加多」和如何使「民加多」展開論述。文分為三部分,環環相扣,層層深入,結構嚴謹完整。全篇文字取譬生動,時而委婉諷刺,時而諄諄誘導,論述極具氣勢。
內容意旨
|
梁惠王抱怨人民不增加,原因在救災不是出於仁心關懷,而是懷抱功利觀點:人民加多可為富國強兵的資藉。孟子加以扭轉,一切施政以人民為主體,以養護人民為目的。這一轉,把功利轉為仁義,把霸道推上王道,呈現莊嚴的意義。
|
導論,第一段:提出問題
|
梁惠王提出疑問,梁惠王自認對國家盡心盡力,為何百姓卻「不加多」?
※「移粟」,實際上梁惠王不知開倉賑災。
|
本論,
第二、三段:
分析問題
|
孟子用「五十步笑百步」為喻,說明梁惠王與鄰國的治國在本質上相同,同樣是沒有實行王道仁政,區別只是程度的不同。用梁惠王熟悉的戰事比喻,梁惠王容易理解;將不實行仁政的國君比作逃兵(逃避責任),暗含諷刺。
|
結論一,
第四、五段:
解決問題,具體闡述使「民加多」的措施
|
第四段:保民之政→王道之始
第一層:若實現「不違農時」、「數罟不入洿池」、「斧斤以時入山林」三事,就可得出結論:「穀與魚鼈不可勝食,材木不可勝用」。
第二層:若實現「穀與魚鼈不可勝食,材木不可勝用」,就可得出結論:「使民養生喪死無憾」。
第三層:若實現「使民養生喪死無憾」,就可得出結論:「王道之始也」。
(不違農時:會妨礙百姓「農時」,一是君王發動戰爭,一是勞役百姓。這都出於君王私慾,因此孟子勸告梁惠王「不違農時」,即是勸告梁惠王節制私慾。)
(數罟不入洿池:影射梁惠王窮兵黷武,不顧百姓,一如竭澤而漁。)
第五段:保民之政、教民之政→王道之成(王天下)
第一層:若能植桑養畜,使民以時,就可「五十者衣帛,七十者食肉,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」。
第二層:人民溫飽之後,進行教化,就可「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」。
第三層:若能富民而後教民,就可實現「黎民不飢不寒」。若實現「黎民不飢不寒」,自然得出結論:「然而不王者,未之有也!」
|
結論二,六段:
揭示主要論點
|
以「刺人而殺之」「非我也,兵也」為喻,諷刺惠王「塗有餓莩而不知發」、「非我也,歲也」的錯誤,呼應首段。並揭示施行仁政,斯天下之民至焉的主題
|
五、難句精解
1. 寡人之於國也,盡心焉耳─梁惠王表露出自信、問心無愧。接著以「移民」「移粟」自讚。
2. 察鄰國之政,無如寡人之用心者。鄰國之民不加少,寡人之民不加多,何也?
─反映梁惠王的自滿心理。並希望更多百姓歸向他。
3. 非我也,歲也─(災民餓死)非我(之罪)也,(乃)歲(之過)也。國君將未盡心盡力的責任推卸淨盡。
4. 王無罪歲,斯天下之民至焉。
─梁惠王好戰,破壞農時引起饑荒,藉此引起梁惠王反思,並鼓勵其行仁政,人民自然歸附。
六、形音義比較
|
字形
|
字 義
|
詞 例
|
1.
|
衣
|
穿【 ㄧˋ 】
|
七十者「衣」帛食肉(第二冊‧孟子選 五十步笑百步)
|
衣服
|
人要「衣」裝,佛要金裝
|
2.
|
直
|
【 只、只是 】
|
「直」不百步耳,是亦走也(第二冊‧孟子選 五十步笑百步)
|
通「值」
|
腰中鹿盧劍,可「直」千萬餘(第一冊‧樂府詩選 陌上桑)
|
3.
|
數
|
細密的【ㄘㄨˋ 】
|
「數」罟不入洿池(第二冊‧孟子選 五十步笑百步)
|
數目(ㄕㄨˋ)
|
一曲紅綃不知「數」(第三冊‧白居易‧琵琶行并序)
|
算術(ㄕㄨˋ)
|
六藝:禮、樂、射、御、書、「數」(周禮 地官 大司徒)
|
技藝(ㄕㄨˋ)
|
今夫弈〔下棋〕之為「數」,小「數」也(孟子 告子上)
|
命運(ㄕㄨˋ)
|
命「數」
|
計算(ㄕㄨˇ)
|
漁父樵夫之舍,皆可指「數」(第二冊‧蘇轍‧黃州快哉亭記)
|
責備(ㄕㄨˇ)
|
「數」落
|
頻頻、屢次
【 ㄕㄨㄛˋ 】
|
石簣(ㄎㄨㄟˋ)「數」為余言(第二冊‧袁宏道‧晚遊六橋待月記)
|
余之「數」告執事者(鄭成功‧與荷蘭守將書)
|
4.
|
兵
|
武器
|
「兵」刃既接,棄甲曳「兵」而走(第二冊‧孟子選 五十步笑百步)
|
斬木為「兵」/厲「兵」秣馬〔磨利兵器,餵飽馬匹,指完成作戰準備〕
|
南方已定,「兵」甲已足(第二冊‧諸葛亮‧出師表)
|
用武器的人
|
士「兵」/阿「兵」哥
|
武備
|
足食,足「兵」,民信之矣(論語 顏淵)
語譯:充足糧食,充實軍備,並使人民信任政府。
|
5.
|
食
|
吃
|
衣帛「食」肉(第二冊‧孟子選 五十步笑百步)
|
承受
|
自「食」惡果
|
食物、吃的東西
|
狗彘食人「食」而不知檢(第二冊‧孟子選 五十步笑百步)
|
俸祿
|
君子謀道不謀「食」(論語 衛靈公)
|
通「蝕」,虧缺
|
君子之過也,如日月之「食」(論語 子張)
|
人名(ㄧˋ)
|
酈「食」其(ㄌㄧˋ 一ˋ ㄐㄧ)
|
6.
|
加
|
增益、增加
|
既富矣,又何「加」焉(論語 子路)
|
上言「加」餐食,下言長相憶(第一冊‧樂府詩選 飲馬長城窟行)
|
(再)加上
|
「加」之以師旅,因之以饑饉(第一冊‧論語選)
|
施加
|
古之人得志,澤「加」於民;不得志,修身見於世(孟子 盡心上)
|
更(加)
|
鄰國之民不「加」少,寡人之民不「加」多
(第二冊‧孟子選 五十步笑百步)
|
蓋其又深,則其至又「加」少矣(王安石‧遊褒禪山記)
|
7.
|
以
|
依、按
|
斧斤「以」時入山林(第二冊‧孟子選 五十步笑百步)
|
為國「以」禮(第一冊‧論語選)
|
憑藉
|
「以」五十步笑百步(第二冊‧孟子選 五十步笑百步)
|
用、用來
|
余「以」一指試之(第二冊‧郁永河‧北投硫穴記)
|
屬予作文「以」記之(第二冊‧范仲淹‧岳陽樓記)
|
而
|
抱「以」適市(第二冊‧劉基‧郁離子選)
|
以為、認為
|
今張君不「以」謫為患(第二冊‧蘇轍‧黃州快哉亭記)
|
因此、因而
|
不宜妄自菲薄,引喻失義,「以」塞忠諫之路也/
恐託付不效,「以」傷先帝之。(第二冊‧諸葛亮‧出師表)
|
在、於
|
果予「以」未時還家,而汝「以」辰時氣絕(袁枚 祭妹文)
|
因為
|
不「以」物喜,不「以」己悲(第二冊‧范仲淹‧岳陽樓記)
|
使其中坦然,不「以」物傷性(第二冊‧蘇轍‧黃州快哉亭記)
|
七、字形辨析(相同偏旁)
偏旁
|
字 音
|
詞 例
|
羊
|
ㄒㄧㄤˊ
|
庠序之教、祥和、安詳、飛翔
|
ㄧㄤˊ
|
佯狂、徜徉、打烊、海洋
|
ㄧㄤˇ
|
痒疥〔瘡〕
|
可
|
ㄍㄜˇ
|
輕舸〔小船〕
|
ㄎㄜ
|
孟軻、苛責、玉珂
|
ㄎㄜˇ
|
坎坷
|
ㄎㄜˋ
|
天可汗(汗,音ㄏㄢˊ)
|
ㄏㄜ
|
呵欠、訶責
|
ㄏㄜˋ
|
負荷
|
ㄜ
|
妸娜多姿、沉痾
|
ㄜˊ
|
蚵仔煎
|
曳
|
ㄒㄧㄝˋ
|
洩密、縲絏〔古代用以捆綁罪犯的黑色繩索。後比喻監獄。縲,音ㄌㄟˊ〕
|
ㄓㄨㄞˇ
|
跩起來
|
ㄓㄨㄞˋ
|
大力拽上〔拽,拖拉〕
|
ㄧˋ
|
棄甲曳兵
|
加
|
ㄎㄚ
|
咖哩
|
ㄐㄧㄚ
|
枷鎖、瑜伽、結痂、袈裟、釋迦、玉珈、胡笳
|
ㄐㄧㄚˋ
|
疊床架屋〔重複、累贅〕、駕輕就熟
|
ㄑㄧㄝˊ
|
伽藍、茄紅素
|
孚
|
ㄆㄧㄠˇ
|
餓莩(殍)
|
ㄈㄨ
|
孵卵
|
ㄈㄨˊ
|
小信未孚〔小信不能令人信服〕、桴鼓相應〔彼此緊密配合〕、浮瓜沉李〔夏天清涼可口的瓜果〕、蜉蝣〔生命僅數小時的昆蟲〕、俘虜
|
西
|
ㄌㄧˋ
|
糖炒栗子、戰慄
|
ㄙㄨˋ
|
滄海一粟〔比喻渺小得微不足道〕
|
八、修辭舉隅
排比
|
例句
|
◆不違農時,穀不可勝食也;數罟不入洿池,魚鼈不可勝食也;斧斤以時入山林,林木不可勝用也。
◆五畝之宅,樹之以桑,五十者可以衣帛矣。雞豚狗彘之畜,無失其時,七十者可以食肉矣。百畝之田,勿奪其時,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。
|
重要動詞
|
例句
|
◆五畝之宅,「樹」之以桑。
|
◆然而不「王」者,未之有也。(轉品)
|
◆「衣」帛食肉(轉品)
|
◆填然「鼓」之
|
◆王無「罪」歲(轉品)
|
倒裝
|
例句
|
◆申之以孝悌之義。 ◆未之有也─未有之也
|
|
|
|
|
|
|
九、成語集錦──源出孟子的成語
一傅眾咻
|
比喻學習受到干擾,成效不佳;或環境對人的影響很大。
|
一暴十寒
|
比喻做事缺乏恆心,時常中斷。
|
一介不取
|
不取用任何不屬於自己的財物;後形容人操守清廉。
|
以鄰為壑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