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日, 五月 10, 2015

蓬萊米之父磯永吉博士故事

蓬萊米之父磯永吉博士故事

      有「蓬萊米之父」美稱的日籍農業家磯永吉(Eikichi Iso,1886~1972),是奠基台灣稻米育種研究的學者,為台灣的稻米改良奉獻一生的日人,他是一位為了研究稻米育種付出努力,有學問且實務經驗豐富,而非常容易親近的人。

      在廣島出生的磯永吉,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大學(公元1918年改制為北海道帝國大學,1947年更名為北海道大學)畢業後,1912年來到台灣,擔任台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的技手。從此開始他在台灣,從事農業研究及教育45年的漫長生涯。

       1914年升為技師,被派往海外留學,從事稻米等作物品種改良的研究工作。當時一般人食用的台灣稻米品種來自中國大陸及東南亞,慣稱為「在來米」,口感比較粗,但因為抵抗力和生長力較強,可以應付各種惡劣的環境,所以能夠讓農家們維持穩定的生產量。不過對於日治時期在台居住的日籍人士來說,卻完全無法適應。 

      因此,結束歐洲留學課程後返台的磯永吉,陸續走訪中南半島、菲律賓和中國大陸南部等地,希望能從這些亞熱帶地區的農業研究中,找出有利於台灣農業改良的參考。他最大的希望,就是讓台灣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產量、品質都有所提升,尤其是新品種稻米的培育,更讓他挖空心思。在研究改良的過程中,磯永吉發現,米種常常因為互相雜交,導致品質不穩定,而使得實驗失敗,於是積極尋求一個穩定且可以提供優良種源生長的地區。

     1913年,總督府成立「台灣登山會」,成員包括當時的民政長官內田嘉吉(1866~1923)等在台高級官員。在一次登山會的活動途中,磯永吉與平澤龜一郎(生卒年不詳,時任台北廳農務主任)等人遠眺大屯山、七星山、觀音山一帶時,發現山林掩映下的火山堰塞湖盆地─竹子湖,不僅氣候涼爽潮濕、雨量豐沛、土壤肥沃,加上又是兩側山勢形成的封閉谷地,在此地試種稻米,不容易發生自然雜交的問題來干擾實驗,且少有病蟲害,是絕佳的試種地區,所以就在竹子湖一帶,設置了新米種的原種田,實驗培育優良米種。

      1921年,新培育的米種開始栽種於竹子湖;1926年,第十任台灣總督伊澤多喜男(1869~1949)在台北鐵道飯店召開的大日本米穀會第十九屆大會中,正式將成功栽培的新米種命名為「蓬萊米」,取其意是產自於「蓬萊仙島」台灣的優良稻米。與在來米相比,蓬萊米的顆粒短而粗,呈橢圓形,米粒較大,能夠適應高溫,單位面積生產量也比在來米的產量高,1年還能有2次的收穫期。雖然有栽種需要大量肥料的缺點,但因為蓬萊米的口感極佳,又可以拿來釀酒,價格雖高,外銷仍供不應求,其中以輸出到日本的銷量最大。 

      磯永吉認為蓬萊米育成及推廣成功要歸功於:(1)他的研究團隊的敬業精神,(2)育種理論的基礎正確,(3)台灣農民的全力配合,(4)加上日本國內消費者及台灣島內消費者的認同及捧場,才能在短時間內快速地推廣台灣全島種植,沒有這些人全力合作的話,上述的佳績無法達成。

      在研究出蓬萊米後,磯永吉繼續針對台灣經濟作物進行研究推廣,教導農民在稻作休耕期間,有效利用農地,種植甘薯、亞麻、菸草等植物,增加收益,也幫助農民改善生計。

     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,戰敗的日本將僑民撤離台灣,但磯永吉因為對於台灣農業貢獻深遠,是少數得到特別允許留在台灣的日籍教授,此後他擔任台灣省農林廳的技術顧問,直到71歲高齡才返回日本家鄉。當時台灣臨時省議會決議,自磯永吉返國時算起,要求省政府每年贈與1,200公斤的蓬萊米,以感念他在台灣農業發展上,無可替代的傑出成就。

 

 

發表迴響

發表迴響
 authimage